导读:一骗子在逃亡期间被他人骗了55万。关于诈骗罪的判刑规定为,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,当然若诈骗数额巨大的,则会被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是无期徒刑。而其构成要件是,其主体为一般主体,但是在主观上存在故意。
2020年7月,范某某涉嫌诈骗被网上追逃。2020年10月,范某某在菲律宾认识了池某某。池某某觉得范某某的钱是诈骗来的,即使被骗也不敢报警,便谎称可以摆平解决范某某的案件,先后让范某某转账55万。2021年1月,范某某从菲律宾回到国内被警方抓获,6月,池某某被刑事拘留。池某某获刑10年。
诈骗罪的判刑规定为:
1. 犯诈骗罪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
2.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
3.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:
(一)客体要件,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。
诈骗罪侵犯的对象,仅限于国家、集体或个人的财物,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。找法网提醒,有些犯罪活动,虽然也使用一些欺骗手段,甚至也追求一些非法经济利益,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。所以,不构成诈骗罪。例如:拐卖妇女、儿童的,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。
(二)客观要件,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。
1.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。
2.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。
3.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。
4.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,行为人便获得财产,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。
(三)主体要件,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,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。
(四)主观要件,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,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。
在实际法律问题情景中,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,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,保障合法权益,建议您直接向专业律师说明情况,解决您的实际问题。 立即在线咨询 >
您好,11万元属于数额量刑在三年以上幅度了。具体要看在团伙中的作用和地位。
你好,现在是被拘留了吗
刑事案件,建议委托律师介入,去看守所会见,与办案机关沟通,根据案情以及证据材料提出有效辩护意见,争取最轻处罚。
刑事案件尽早请律师介入哦